(转自:贵阳大数据交易所)
7月6日,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现场人头攒动。在全国首家数据交易所——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的展区内,电子屏上跳动的数据引人注目:数据商969家、数据中介386家、产品2735个、交易5114笔……这些数字生动诠释着数据要素正成为驱动绿色发展的强劲新引擎。
作为经贵州省政府批准、2015年挂牌运营的全国首家数据流通交易平台,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肩负着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的重任。2021年优化提升后,构建了“贵州省数据流通交易服务中心”与“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”的双轨体系,聚焦制度规则制定、市场主体登记、数据确权、交易服务等核心职能,支撑数据、算力、算法等多元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安全、合规流通交易。
展示过程中,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的“高质量训练数据集专区”吸引了众多专业观众驻足。这里汇聚了来自46家数据商的939个精选数据集,其中生态环保类数据尤为亮眼,如县市级生态功能区预警模型、污水处理智能预警训练集等核心资源。
“这些‘数据矿石’是训练环保AI大模型的坚实基石,”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行业总监左焕呈介绍道,“通过汇聚行业级高质量生态数据,精准对接市场需求,我们为‘AI赋能绿色发展’提供了源头活水。”
企业普遍关心的“数据如何从资源变资产”这一核心问题,在展区找到了创新答案。交易所依托财政部数据资产入表政策指引,打造专业服务平台。现场展示的贵州省首单环保数据资源资产入表案例成为焦点:贵州勘设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“污水厂仿真AI模型运行数据集”和“供水厂仿真AI模型运行数据集”,经专业中介评估确权,成功计入企业资产表。这不仅优化了资产结构,更打开了后续融资与价值释放的通道。
对此,贵州算力计算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佳深有体会:“数据资产化让数字企业的价值有了市场化标尺,无论是融资还是对外展示实力,都开辟了新路径。”
针对敏感数据安全流通的难题,交易所积极响应国家数据局《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》,推出可信数据空间数据交易一体机。该设备融合隐私计算、区块链、数据沙箱等先进技术,实现数据“可用不可见、可控可计量”的安全流转。
“它如同数据流通的‘保险箱’,为跨主体、跨地域的生态数据高效安全流转扫清了障碍。”左焕呈解释道。
目前,交易所已勾勒出覆盖数据要素全生命周期的“数据要素服务创新中心”生态图景,涵盖数据产权登记、合规安全评估、资产价值评价、金融创新(如“贵数贷”融资产品)、人才培训等全链条服务。面对ESG(环境、社会、治理)领域的新趋势,交易所正积极构建权威数据源支撑体系,为未来行业ESG评级提供坚实保障。
“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不仅是交易平台,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、服务绿色转型的数据枢纽,”左焕呈说,“期待与各界携手,激活生态数据要素潜能,共绘绿色发展蓝图。”随着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临近,这座中国数据要素流通的“首航之地”正蓄势待发,持续引领数据赋能美丽中国的创新浪潮。
来源:贵州日报
· 往期推荐 ·R E V I E W
联丰优配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